• 《重廣眉山三蘇先生文集》|“三蘇”家訓文化,勤孝忠賢禮

    四川眉山蘇氏家族的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世稱“三蘇”。“三蘇”同為“唐宋八大家”成員,詩文傳千古,均因受教於蘇氏家族清正廉潔的家風和經世致用的家訓。“三蘇”家訓以詩文為中心,原典紀書局(孔夫子舊書網上搜店鋪:原典紀書局)此次推出的古籍善本《重廣眉山三蘇先生文集》即是從詩文角度向各位讀者展示了“三蘇”的家訓文化。

    盡管“三蘇”家訓沒有專門的記載,但是從“三蘇”文章中可以找尋到蛛絲馬跡,“三蘇”家訓特別強調道德規範,如語言必謹,舉動必端,處事必公,為官必廉,事君必忠,費用必儉,睦人必善,鄉里必和,這“八必”也是整個蘇氏家族通行的道德規範。因此,四川眉山蘇氏宗親聯誼會總結的十六字家訓為“勤讀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守廉勿貪”。由於“三蘇”後人遍布全世界,各地總結的家訓也各有不同,四川瀘州瀘縣蘇氏家訓為“敬祖宗、禮尊長、正族姓、嚴家規、戒爭訟、敦善行”;湖北武穴蘇氏家訓為“凡吾子孫,必講文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廣東碧江蘇氏家訓為“視履考祥,退讓明禮。”

    “三蘇”家訓的語言多三字、四字短語,同一組家訓常常字數對等,結構相近,簡明扼要,易讀易記;內容廣博,包含到為人處事、修身齊家等方方面面。但是有幾個關鍵字是“三蘇”家訓的精髓,概括如下:

    第一、勤。俗話有“一勤天下無難事”,蘇氏家訓對子孫有“勤讀正業”的教誨,即讀書勤奮才能做好本職工作。蘇軾一生的輝煌成就是天才加勤奮的結果,他流傳後世的有2700多首蘇詩、330多首蘇詞、4800多篇蘇文,以及多種專書、雜著。這樣一位多產作家,不勤奮是不可能成就如此輝煌的。歷史記載,蘇軾從小就立志勤奮學習,好讀詩書,曾寫下“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的對聯。蘇軾的勤奮也是出了名的,宋代陳鵠《西塘集耆舊續聞》中曾記載:宋代司農朱載上前往拜見蘇軾,因蘇軾正抄《漢書》,所以遲遲未出來會客,後來朱載上得知蘇軾抄《漢書》達三遍,並且博聞強記,驚訝之餘更是佩服,便以此教育自己的兒子:“東坡尚如此,中人之性可不勤讀書邪?”

    第二、孝。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云:“孝,善事父母者。”蘇氏家族常以“居家孝”“父慈子孝”等垂訓子弟。蘇軾在其詩《異鵲(並敘)》裏曾有“昔我先君子,仁孝行於家。”稱讚父親蘇洵的仁與孝。嘉佑六年,蘇軾以“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考入第三等,被授予陝西鳳翔簽判,但因父親蘇洵奉命在京修禮書,蘇軾就奏請留京侍奉父親。後來,蘇軾在鳳翔任職期間,家庭發生重大變故:妻子去世,父親病故,蘇軾和弟弟蘇轍便一起扶柩從水路回四川,為父親守喪。

    第三、忠。儒家認為,“孝親於親,乃能忠於君。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也。”有孝德之人,在處理個人與國家社稷的關係時,會很自然地在社會生活中進行道德的角色轉換,將在家庭中的孝順意識轉化為忠誠觀念,這就是所謂移孝行忠。孝是忠的德性基礎,因此,對國家的“忠”則是大孝的表現。蘇氏家訓多次告誡子孫“事君必忠”,“三蘇”的忠君愛國思想是貫穿人生始終的。蘇軾的祖父蘇序希望後代子孫通過讀書達顯貴,所以在蘇家,至少有六名蘇氏後代高中進士。蘇軾父親蘇洵的兄長蘇渙24歲高中進士,在兄長的影響下,蘇洵年輕時渴望建功立業,多次表達“嘗有志於當世”(蘇洵《上餘青州書》)的宏願,在其代表作《六國論》裏告誡北宋統治者要吸取六國滅亡的教訓,以免重蹈覆轍。蘇洵忠君愛國之心日月可鑒,當然為兒子蘇軾、蘇轍作出了榜樣。蘇軾考進士一舉成名的文章《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對忠厚的闡發將儒家的仁政思想表達得淋漓盡致。蘇轍《唐論》一篇,借論唐實際是在論宋,是為宋王朝開救弊的一劑良方。如此“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思想在“三蘇”父子的文章中俯拾皆是,難怪“三蘇”父子都曾為朝廷效力並大有政績,其對朝廷的忠誠不言而喻。

    第四、廉。蘇氏家族訓誡子孫“守廉勿貪”,“為官必廉”,其清正廉潔的家風歷史由來已久。據史料記載,從蘇軾高祖蘇杲、蘇軾祖父蘇序,蘇軾父親蘇洵、母親程夫人到蘇軾、蘇轍,均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典範。蘇洵在其《族譜後錄下篇》中引蘇序語評價蘇軾高祖蘇杲“時蜀新破,其達官爭棄其田宅以入覲,吾父獨不肯取”,蘇杲輕財是出了名的。蘇洵對於榮華富貴皆視為糞土,把潔身自好作為律己准則,他在其《上張益州書》中談到,“故雖自知其不肖,不足以晞望古之君子,而嘗自潔清以避恥遠辱。王公貴人,可以富貴人者,肩相摩於上;始進之士,其求富貴之者,踵相接於下。而洵未嘗一動其心焉,不敢不自愛其身故也。”蘇軾自己更是受祖訓影響,在其《夢中作寄朱行中》說“至今不貪寶,凜然照塵寰”。蘇軾還在《六事廉為本賦》中把“廉”作為六事的根本,並提出“功廢於貪,行成於廉”。

    第五、禮。蘇氏家族家訓有“禮尊長”之訓導,蘇洵也曾在《蘇氏族譜》說:“凡在此者,死必赴,冠、娶妻必告”,蘇洵要求蘇氏家族的人,凡是家族內部有人去世,大家必須去參加葬禮;凡是家族內部有人行冠禮、婚禮,必須告知大家。這些族譜的文字記載即可視為家族的訓言,整個家族以“禮”作為為人處世的重要準繩。蘇氏家族堅信,尊禮守規的家族才有良好的族風、家風,才能形成一股擰成繩的力量,對外樹立起令人信賴的家庭形象,對內提升每個人的言行修養。

    家訓是一個家庭或者家族的風貌和信仰,是家的精神根基。原典紀書局以此次推出的古籍善本《重廣眉山三蘇先生文集》正是要大力弘揚“三蘇”家風,傳承“三蘇”家訓。縱觀“三蘇”家訓,重點展示的都是廉潔齊家、詩禮傳家、勤儉持家的家風;講究的都是風清氣正、尊老愛幼、明事知禮、誠實守信、善良仁愛的治家理念。毫無疑問,“三蘇”家訓中的每一個字都是蘇氏家族歷代變遷的最好見證,是蘇氏家族發達興旺的根本保證,更是宋代文化的有力折射。

    版本介紹

    底本為宋紹興三十年饒州德興縣銀山荘溪董應夢集古堂刻本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7 17:03:00 169 0 0
  • 【家風家訓】歐陽修家風:勤政敬業 恪守清貧

    歐陽修家風:勤政敬業 恪守清貧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在《誨學說》中,他更用簡練的文字寫出深刻的道理,教誨人們只有“學”才能知“道”,才能懂得人生道理,才能成為有德有才的“君子”。

    歐陽修不僅勤勉有加,而且為政清廉。他做官多年,一直帶著寡母和妻兒借住在衙門大院,還租住過破舊的民房,“牆壁豁四達,幸家無貯儲”,他42歲才在安徽買房置地。

    歐陽修是大文豪,也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在許多領域都有所建樹,更令人稱道的是,他還舉薦提拔了許多傑出人才,唐宋八大家中竟然有五人都是出自其門下,號為“千古伯樂”,更隨之引領開創了一場文化革新運動,讓其好學重家的家風,走出一家之門,影響到了一個王朝。”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7 16:39:23 165 0 0
  • 陸游《放翁家訓》,後生之藥石

    《放翁家訓》

    《放翁家訓》原名為《緒訓》,正文共有26則,是宋代愛國詩人陸游寫給子孫的家誡家訓。該家訓由前後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大概是在陸游44歲時創作,後一部分大概是陸游80歲時所寫。《放翁家訓》在宋代家書家訓當中有一定的歷史地位,因為此書是陸游根據個人的真實經歷及一生感悟撰寫而成,在對子孫後代的教育上具有獨特的道德引領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內涵即告誡子孫後人一定傳承清白廉潔的家風,做一個清清白白的人,一心耕讀成為正人君子。

    陸游的一生恰逢北宋滅亡之際,他在年幼時就開始接受愛國主義思想的熏陶。他一生創作的詩歌非常多,內容頗為豐富,今存9000多首,並著有《南唐書》《渭南文集》《劍南詩稿》《老學庵筆記》等著作。陸游的詩詞語言平易順暢、章法整飭謹嚴,同時包含李白的雄放與杜甫的鬱悲,特別是他充滿愛國思想的作品感人至深。

    那麼,《放翁家訓》的具體內容是什麼?我們今日節選這部家訓中的部分內容,以窺一斑而知全豹:

    吾生平未嘗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為利,其情多可諒,不必以為怨,謹避之,可也。若中吾過者,尤當置之。汝輩但能寡過,勿與貴達親厚,則人之害己者自少。吾雖悔己不可追,以吾為戒,可也。

    風俗方日壞,可憂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決不復出仕,惟顧念子孫,不能無老嫗態。吾家本農也,復能為農,策之上也。杜門窮經,不應舉,不求仕,策之中也。安於小官,不慕榮達,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則無策矣。汝輩今日聞吾此言,必當不以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時與兄弟一觀以自警,不必為他人言也。

    後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子,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游處,自此十許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端。吾此言,後生之藥石也,各須謹之,毋貽後悔。

    《放翁家訓》內容接近遺訓,就像是老人在向後輩有條不紊地交代後事,其中關於喪葬的有11則,包括怎麼購置棺材、書寫墓志銘、喪禮儀式、墓木、守墓僧等等。除此之外,其他內容共計15則,主要內容為如何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教育後代等。《放翁家訓》回顧了陸氏祖先唐代六人為輔相,到了宋代又有公卿的家世,從而講到教育子女、齊家治家的重要。陸提出“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告誡子孫後代在修養、為人、處世、生活、經濟、求學等方面應有所注意。並且以“撓節以求貴,市道以營利”為恥,不要與貴達之人親近,不要追求高官厚祿,不要以官勢高位欺人;不要因為衣食而做市井小人之事,最好是以從事農耕為上策;還要注意戒奢侈、戒貪、戒輕薄、戒訴訟、不要殺生等,其中有很多經典警句名言。


    《放翁家訓》的啟示


    陸游的《放翁家訓》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第一,要喪事從簡,不要厚葬。陸游告誡子孫說:“厚葬於存歿無益,古今達人,言之已詳。”送葬不做“香亭魂亭寓人寓馬”;“墓木毋過數十”,墓前不立“石人石虎”;墓銘“自記平生大略”,以慰子孫之心,決不“溢美以誣後世”。意思是說,喪事大辦對於生人和死者都不好。這件事歷史上明理通達的人都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棺材好不好都要埋在土裏,喪事一定要從簡,不要被別人的話影響。陸游的這些觀點和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勤儉節約、破除陋俗的良好風尚,推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儉辦”的觀念是一致的。

    第二,要淡泊名利,知足常樂。陸游告誡子孫後輩不要貪婪,對待物質利益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他說:“世之貪夫,欲壑無厭,固不足責。”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世上的那些貪得無厭的人,欲壑難填、永遠不知道滿足,本來就不值得去費口舌責備。陸游想說明的是要保持內心恬淡,不圖名利,加強修養,這樣就不會變得貪婪。

    第三,要待人謙和,不分厚薄。陸游還教導子孫後輩:“人士有吾輩行同者,雖位有貴賤,交有厚薄,汝輩見之,當極恭遜。”他說道,在我的同輩同道之人中,雖然有地位的高低貴賤,交往有厚薄親疏。但是,你們這些後輩見到了他們,也都要極其恭敬謙遜尊重。就算是你們做了高官,也要做到請求位居其下。假如不能位居其下,就要去別的地方做官。

    第四,要耕讀為本,不求官位。陸游認為:“吾家本農也,能為農,策之上也。杜門窮經,不應舉,不求仕,策之中也。安於小官,不慕榮達,策之下也。”陸游讓後輩要堅持耕讀,不追求榮華富貴。這是因為耕讀文化是中國文化中的優良傳統,它深刻影響了中國哲學、中國農學、中國科學等,幫助知識分子更親近和接近老百姓,從而養成實事求是的務實作風。

    耕讀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認為學稼學圃是小人之事,他說“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論語》中提到的依杖荷蓧的“丈人”,曾挖苦孔夫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孟子也提倡將勞心與勞力分開,他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農家學派的許行提出“賢者與民並耕而食”。在此之後,逐漸發展為兩種文化傳統,一種是倡導“書香門第”,“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瞧不起農業勞動和勞動人民另外一種是宣傳“耕讀傳家”,弘揚耕讀文化,認為耕讀光榮,大膽沖擊儒家傳統。在南北朝以後出現的家教家訓書,很多都有耕讀文化的影響,勸導人們要結合耕與讀。例如,在《顏氏家訓》中就有“要當穡而食,桑麻而衣”。

    第五,要樂於讀書,注重修養。陸游說:“後生才銳者,最易壞。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子,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處。”這句話的意思是,晚輩中,那些才思敏銳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影響而學壞。假如有這種情況,父輩兄長們應當引以為憂慮,不能認為是欣喜的事。切記必須經常對孩子加以約束和管教,讓他們熟練誦讀儒家經典,訓導孩子要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不要讓他們與游手好閑、輕浮淺薄之人交往。

    這是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從學習、品性、交友這三方面來熏陶“才銳者”,如此培育10多年,才能使他“志趣自成”。所以,孩子的道德品行要從小教育,不能只是讓孩子們學習課本知識,而要先學做人、後學成才,學會寬容、厚道、恭敬、謹慎。但是,子女的教育與周圍環境是密不可分的,所謂“損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從這部家訓中,能夠覺察到陸游對後輩的教育極為重視,他教育孩子不是追求“成功”“好工作”“車子房子票子”,而是追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陸游是宋朝著名的愛國詩人,他一生愛國護國,真正做到了愛民濟民。他告誡後代,不可追求高官厚祿而要救濟百姓。在陸游的言傳身教下,陸游的兩個兒子都成為著名的清官;他的孫子陸元廷,堅持抗敵、奔走呼號,積勞成疾而死;他的曾孫陸傳義,與敵人勢抗爭,在崖山兵敗、絕食而亡;他的玄孫陸天騏,在戰鬥中寧死不屈,投海自盡。

    因此,陸游的《放翁家訓》具有較高的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流傳千古,發人深思。

    (作者王傑),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7 16:18:42 172 0 0
  • 家風家訓·興家之道|琅琊王氏廉儉立功業

    家風,指的是一個家族世代相傳的風氣,也是給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一個家族的家風家訓世世代代沿襲,體現著整個家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氣質。

    琅琊王氏,素有“華夏首望”“中古第一望族”的美譽,也是古代有名的大家族。據史料記載,從西漢至隋唐年間,這個家族有六百多人留下了生平事跡,還有九十多人位及宰相。琅琊王氏能夠做到如此興盛發達、人才輩出,離不開王氏家族的良好家風。

    提到琅琊王氏的家風傳承,要回溯到西漢時期。西漢時期,王氏出了一個叫王吉的子弟。王吉從小好學,長大就入朝當了官。雖然官至博士諫大夫,但王吉始終清正廉潔,極度節儉。關於王吉有一段佳話:“東家有樹,王陽婦去。東家棗完,去婦復還。”說的是王吉住在長安的時候,鄰居家院子裏的棗樹枝葉伸到他家來了,王吉的妻子看到後,就摘了幾顆棗子拿了回家。王吉得知此事十分生氣,責怪妻子不該摘鄰居家的棗,甚至一氣之下把老婆趕出了家門。在親朋好友的苦苦相勸之下,王吉才把妻子接了回來。

    從王吉開始,王氏的家風就基本奠定了主要內核:廉正儉省。即使身居高位仍潔身自好、嚴於律己,不做以權謀私的事情。

    不過,流傳至今的王氏家訓並不是王吉整理的,而是出自他的六代子孫王祥。王祥,就是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故事主人公,他生活在魏晉時期,生母早早去世,後母對他苛刻。但他秉性善良,長大以後依然非常孝順後母。有一年冬天,後母想吃鯉魚,但河面結上了冰,王祥竟脫了衣服躺在冰上,想用自己的體溫把冰化開。他的孝心產生了奇跡,冰面裂開了一道縫隙,有鯉魚從裏面躍了出來。

    王祥不僅有孝心,做官也很秉承王家家風,他在擔任別駕時把州內治理得十分清靜,當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編了歌謠歌頌他:“海沂之康,實賴王祥。邦國不空,別駕之功。”

    王祥傳承了王氏家族的家風,倡行節儉。在那個貴族誇富成風、窮奢極欲的年代,王祥卻叮囑家人不得給自己厚葬,一切從簡。他在臨終前,總結自己的為官經驗和先人的遺訓,留下《訓子孫遺令》,告誡子弟要以信、德、孝、悌、讓為立身之本。

    王氏家訓就這樣世代流傳下來,對後輩子孫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西晉名士王戎,父親去世時下屬向他贈送禮金,他堅辭不受;東晉名相王導,位高權重卻一直保持儉樸的生活作風還有大書法家王羲之,將修身與書法藝術結合,給後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王氏後人廉正節儉,建立功業,在各行各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而王氏家族,也在歷史上綿延千年,長盛不衰。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7 15:55:36 185 0 0
  • 《王氏家訓》:教養子孫以敦厚退讓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

    《曠古書聖-王羲之傳》(徐斌)

    劉禹錫的名篇《烏衣巷》,其中“舊時王謝堂前燕”中的“謝”,我們在上一期的約會古今名門家訓中聊過,本期主角是“王”——琅琊王氏,晉代四大名門“王謝袁蕭”之首。

    王氏家族世代居住在琅琊山(山東臨沂),到了王羲之的時候,琅琊王氏遷到了會稽郡山陰縣(紹興),後來又擴散到了寧波餘姚、鄞州等地。

    位於紹興嵊州的金庭王氏則是琅琊王氏在浙江最有名並且保存至今的一支,他們根據王羲之及其子孫一句句口耳相傳的《王氏家訓》,最終形成了24字的治家名言——“上治下治,敬宗睦族,執事有恪,厥功為懋,敦厚退讓,積善餘慶”。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學者、浙江大學研究員、浙大城市學院古典書法研究中心主任、百家講壇主講人于鐘華表示,看看《王氏家訓》,就知道琅琊王氏為什麼會名人輩出,即便沒有“書聖”的出現,也會有“畫聖”、“詩聖”的出現。“我們在看史時,看到人家祖輩是‘善人’,就知道他的後輩要‘出人’,這是由家訓決定的,也是家訓傳承的意義”。

    人生最後七年,王羲之在嵊州修書教子

    說到琅琊王氏,第一個跳入腦海的就是書聖王羲之。現在的嵊州市金庭鎮華堂村就是王羲之後裔的最大聚居地,也是《王氏家訓》的發展之地。

    驅車從杭州出發150公里,來到華堂村。根據嵊州《金庭王氏族譜》記載,當時王羲之辭官後來到金庭,見到天姥、香爐、卓劍、放鶴等山峰,非常喜歡,覺得這裡很適合自己隱居。

    出自東晉琅琊王氏的王羲之晚年在金庭生活了7年,常與好友許詢等當時名士相聚交談,寫字作畫,賦詩飲酒,修書教子,直至公元361年去世。

    浙江大學鄭瑞博士表示,世人站在王羲之瀟灑的書法面前,可以透過俊秀飄逸的橫豎撇捺,去探尋隱藏在其間的做人的規矩和方寸,“書法是一種生命的方式,它可以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修身養性,從而對身邊的人帶來一些啟發,就像王羲之教育他的孩子那樣。”

    王羲之曾在《與謝萬書》裏寫到自己如何利用生活中的事情培養孩子們的品行。他晚年會種些蔬菜瓜果,然後帶著孩子,在果園裏轉轉,看到好吃的,就摘下來,分給孩子們吃。雖然瓜果種得一般,自己也不是完美的人,但希望因為言傳身教,讓子孫成為敦厚溫柔的人,懂得退讓,享受恬淡生活,“雖植德無殊邈,猶欲教養子孫以敦厚退讓”。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初來金庭時,六子王操之十六歲,七子王獻之十一歲,他們都在金庭讀書成才。

    王操之雖然不如弟弟有名,但生性敦厚,樂善行孝,服侍老父很勤快,直到父親去世後才出山入仕,歷任侍中、尚書、豫章太守,後來回到金庭老家,繼承父業,研習書法,史稱其“工草隸”,死後也葬於金庭。

    而王獻之經過一段時間的勤學苦練,書法水平大有提高,便自鳴得意,母親說:“你的水平還差得遠呢!”王獻之急問父親:“那我再練三年就可以了吧?”王羲之把兒子領到院子裏,指著十八只水缸說:“你寫完這十八缸水,才能說可以了。”

    可王獻之練完一缸水後,又自我感覺不錯,就捧著自己的作品給父親看。王羲之什麼都沒有說,就在“大”字上提筆加了一點,成了“太”字。王獻之不甘心,將全部習字抱給母親看。母親端詳許久說:“我兒寫了千日,唯有這一點像羲之。”原來母親指的這一點正是父親在“大”字下面加的那一點。自此,王獻之天天研墨揮毫,刻苦臨習,終成舉世聞名的書法家,和父親一起,被人稱為“二王”。

    還有一個故事在金庭流傳甚廣。

    王羲之與好友許詢到奉化一帶采藥、遊覽。夜宿小客棧時,遇見兩兄弟爭吵打架,最後弟弟將哥哥砍死。王羲之臉色沉重,若有所思地對許詢說:“此二子殘忍如此,不知你我後輩如何?”不日,王羲之、許詢回到家中。王羲之將此事詳詳細細地講給兒子們聽,並寫下了“敦、厚、退、讓”四個大字,命兒子們日日臨摹,並立為家訓。

    而這幾個字也成為了《王氏家訓》的根基。到了乾隆年間,時任嵊縣教諭的周咨詢把口耳相傳的《王氏家訓》寫入《金庭王氏族譜》中,“上治下治,敬宗睦族執事有恪,厥功為懋。”當地王氏後人又加了“敦厚退讓,積善餘慶”8個字,最後形成了24字的《王氏家訓》,讓琅琊王氏的精神和風骨流傳至今。

    家訓規定嚴密,華堂成“江南規矩第一村”

    書法是王氏家族的根,走在金庭鎮華堂村,隨意遇到的老人,幾乎都能寫一手好字;而在“書聖”牌坊前,不時會遇到身穿漢服的人揮毫潑墨。這是千年的光陰積澱下的一脈相傳,是嵊州的文化符號。

    在飄香的翰墨中,繼續沿著鵝卵石小道,就可以進入王羲之家訓綜合館。展廳裏,王羲之的世孫、當地村民們會熱情地招呼遊客,自豪地講述王氏家族樂善好施、勤學不輟、風清氣正的故事。比如王羲之第36代孫王瓊代父充軍王羲之第51代孫王才林27年如一日,精心護理同村高位截癱病人王羲之第54代孫王祿喜,致力於村莊整治、古村保護……

    24個字的《王氏家訓》雖簡短,但足夠有力,成為華堂村村民為人處世的准則。據史料記載,自南北朝以來,金庭王氏出了20位御史官,留下了廉明正直的口碑。

    《金庭王氏族譜》還詳細列出了26條族規——不在宗祠等公共空間堆放稻麥雜物;不砍伐私人墳地、住宅周圍、田埂路旁的樹木;若有人犯錯,即將劣跡張布於亭,限時改正,改正後方可揭去……

    村裏有一人工水渠“九曲水圳”,500年前,為便利村民用水,王羲之36世孫王瓊的妻子變賣首飾、嫁妝,從村外平溪江引入清水,築起了這條總長357米的水圳。

    自此之後,村民們遵守分時段、分功能用水的公約,並自發衍生出“左鄰監督右舍、下遊監督上遊、下午監督上午”的約定。縱使幾百年過去,這條水圳清流如故。

    憑借1600多年悠長的一抹墨香、一股清氣,華堂村被譽為“江南規矩第一村”,也讓《王氏家訓》得以流芳。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7 15:34:49 174 0 0
  • 好家風傳承:用愛潤萬物,以心獻天地 ——丰子愷家風 八仙椅子傳遞的愛與教

    丰子愷出生於1898年的11月9日,父親丰解泉中舉之後遭遇丁艱,苦悶不得志,丰子愷才9歲時,父親便去世了。丰子愷同他的幾個兄弟姐妹都是由母親一人拉扯大的,他是家裏的幼子,自小便在母親的脈脈溫情與愛意中長大。母親言傳身教,將淳樸與認真的家風化作生活裏的一言一行傳遞給了小兒子丰子愷。

    “老屋的西北角裏的八仙椅子,是母親的老位子。”丰子愷回憶起母親時這樣描述。八仙椅子並不舒適,可它卻能通四方,裏可見灶頭,外可見絡繹的客人,母親就在這把八仙椅子上同人交涉辦事,一坐便是一輩子。


    八仙椅子上的母親,總是寬厚慈愛的,她會事無巨細地為丰子愷置備行李,會時常做孩子喜愛的飯菜。丰子愷眼裏的母親是溫和親切的,她待人接物總是那麼地平和,即使在焦頭爛額的時候,母親也從未發過火。丰子愷自小便被這樣的溫情包圍著,被這樣的愛意呵護著,使得他的畫作與文字也總是純粹而又樸實。同時,母親在面對繁雜的事務時,便又顯現出了不一樣的決斷與氣概,那時候的她仿佛成了總指揮官,有條不紊地一一安排店鋪生意、朋客來訪、零碎日常……同時也不忘關心孩子,勉勵孩子的學業。在母親的手裏,一件件事情總是被安排得妥妥當當的,分毫不差。母親一絲不苟地做好每件事情的樣子深刻地影響著幼年的丰子愷,成年後的他每每作畫習字後,一切物件也仍是齊整的模樣,即使在最困苦的勞改期間,他內心也葆有那份寬厚和認真,以苦為樂,認認真真地完成了《護生畫集》第五集的90幅畫。

    對於丰子愷來說,母親既是慈母也是嚴父。“我母親管束我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感情的話但她有時候也很有剛氣,不受一點人格上的侮辱。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母親寬仁的同時也時常露出嚴肅的光輝,她會教導丰子愷待人接物、求學立身的大道,時常給丰子愷以勉勵與訓教。如此,堂堂正正做人的不二法則便深深地刻在丰子愷的心裏,伴隨他的一生。


    十二箴言家風傳承


    子愷曾說:“我的心為四事所占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孩子們在丰子愷的眼裏看來,是世界上最純真無邪之物,無一物可與之比擬。大人們早已被社會的濁氣所玷污,唯獨孩童是最為真切與純淨的,他們的真便全然為真,摻不得半點虛情與假意。他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曾這樣描述兒子丰華瞻:“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你什麼事體都想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對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頭了,小貓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兩分鐘。”孩子們的純粹與天真是作為父親的子愷最想守護的,對於孩子,他總是最為慈愛的,總是任著孩子們自己的興趣來,從不逼迫他們向著被人稱為“藝術家”的父親學習繪畫。

    子愷教導子女的第一點是“先器識,後文藝”,因為從母親的言傳身教中他耳濡目染所學習到的便是正直做人,而後才可以談論學問,談論藝術。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好人也是子愷對子女的要求。這句“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是李叔同先生曾經教導子愷的,“讀書人首重人格修養,其次才是文藝……父親也教導我們必須牢記這句話”,丰子愷的幼女丰一吟如是說。除此之外,丰子愷更是以認真做人、做事作為家訓,時常如是告誡子女。他說:“人來到這個世界不僅僅是為了吃飯,必得做點什麼才不枉來人世一趟,而想要做成任何事離不開的便是“認真”二字。”丰子愷先生創作《護生畫集》前後歷經達四十五年,中間有文化大革命的壓迫與折磨,身心俱受巨創,但他始終堅持踐行與恩師李叔同的約定,從未有一絲一毫的懈怠。他的漫畫往往只有寥寥數筆,可這寥寥數筆卻是凝結了他內心無數的心血與含蓄之意,創作時他從不允許自己出現失誤,若是失誤便要從頭再來一遍。

    精益求精、認認真真、踏實做事是丰子愷傳遞給孩子們的第二個家訓。作為父親的丰子愷始終如一、一絲不苟的精神也深深感化著子女們,他的七個子女長大後全都成了各行各業的有用之材:長子丰華瞻是上海復旦大學的教授,丰元草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的編輯……毋庸置疑,正是因為有著正直、認真的家風傳承,丰子愷的兒女們才如此出色。

    子愷最後傳遞給子女的是“寬厚”二字,因為在他的記憶裏,母親很少發過脾氣,她總是寬厚、善良地待人。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他便沿襲了脈脈溫情,也將這份寬厚待人的為人處世之道教給了他的子女們。

    總之,“正直做人,認真做事,寬厚待人”,這十二個字便是丰子愷先生所秉承的家風。他用淳樸的愛去看待萬物,用愛去回饋這個世界,用愛去疼愛他所鐘愛的孩子,用愛認真繪畫,只求以赤子之心來獻給這天地,獻給自己所認為的最為寶貴純粹的東西。而這十二字的家風也將由丰氏的子孫們一代代傳承下去。

     來源: 《家庭教育》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7 15:23:37 169 0 0
  • 家風故事 | 躬事廉儉育家風

    “父慈子孝家和睦,廉潔為官人稱頌。化行鄉黨淳風俗,人過程門肅起敬。”這是人們稱贊二程清廉家風的詩句。二程,即北宋程顥程頤兩兄弟,是宋代理學的重要奠基者。程氏兄弟於北宋明道年間出生於黃州府黃陂縣城西草廟巷程鄉坊思賢堂,也就是今天武漢市黃陂區文教巷42號。

    《程氏家訓》中“躬事廉儉”四個字,滋養出了程遹、程珦、程頤程顥祖孫三代廉吏。

    程頤

    北宋初期,程遹來到黃陂任縣令,在黃陂定居。程遹除了在衙內辦公外,經常走出衙門,走到田間地頭,體察百姓疾苦。程遹能與民同甘共苦,下田插秧耕作,減免貧者賦稅。程遹懲治惡霸,重用廉吏。在程遹任職期間,當地百姓安居樂業,他更是拿出俸祿,用來周濟貧窮的百姓和親戚。

    程遹45歲卒於任上,去世時家無餘資,無力將其靈柩運回洛陽老家安葬,只能借錢薄葬於黃陂。當地百姓十分感念其恩德。

    程遹的兒子程珦秉承了父親清廉為官的優良作風,任江西吉州廬陵縣尉時,宰相劉沆的親屬拖欠稅款無人敢管,程珦不畏權貴秉公執法,將其逮捕入獄,並追回欠款。劉沆知道這件事後,不但沒有怨恨,予以追究,還寫信稱贊程珦公正高潔。程珦去世時,朝廷為表彰其清節,專門賜帛二百匹。

    有這樣的祖父和父親,程頤程顥二人自小受清廉家風熏陶,繼續書寫著程氏清廉故事。哥哥程顥十歲時就會寫詩。有一次母親給他講晉代廉吏吳隱之的《酌貪泉》,說的是吳隱之路過石門時,見到一處泉水,當地人叫貪泉,一般官員是不喝的,因為只要喝一杯泉水,就會貪千金。吳隱之卻喝了,還寫下一首《酌貪泉》,表示只要自己清廉正直,喝了貪泉之水也不會成為貪官污吏。程顥讀了詩後有感而發,也寫了兩句詩:“中心如自固,外物豈能遷。”意思是只要心中意志堅定,就不會被外界所誘惑。一個十歲的孩童,能寫出這樣深刻的詩句,透露出未來成為思想家的潛質。

    程顥入仕為官後,把“視民如傷”作為座右銘。他曾擔任扶溝知縣,恰逢內侍王中正到各地按閱保甲制度。此人權勢顯赫、驕奢淫逸,沿途所經州縣官府,無不破費巨資來接待他,出城設帳擺宴迎送自不必說,宴席上的佳肴盡是山珍海味。

    程顥

    扶溝也在王中正巡行途中,程顥會如何接待他呢?程顥表示扶溝縣貧窮,又值青黃不接,百姓生活艱難,怎能破費錢財、勞苦百姓去迎接王中正呢?倘若他來了,我有一副青帳,他想用就可以拿去用。王中正被程顥之言所懾,不敢妄動,繞行扶溝,而程顥清廉正直的美名亦傳於天下。

    弟弟程頤同樣秉持程氏清廉正直的家風。程頤很得司馬光的賞識,他認為程頤“力學好古,安貧守節,言必忠信,動遵禮法”,朝廷任命他為西京國子監教授,程頤力辭。後來程頤又得舉薦,擔任崇政殿說書一職。這說書可不是在街頭擺一個攤子,向聽眾說書,而是為君王講解儒家經典的道理。他特別重視一個人每天主要接觸的是哪些人,是君子多些,還是小人多些,因為久而久之,“氣質變化,自然而成”,所以平時就應該多與君子同行,而勿與小人為伍。

    在此期間,兩位同僚意外發現程頤的妻子不是命婦。命婦是獲得朝廷封號的婦女,可以享有各種儀節上的待遇。同僚勸他去為妻子請封,程頤再三拒絕,表示自己本是尋常布衣,朝廷請他來講書,他已請辭多次,現在哪裡再有為妻子求封的道理呢?更何況現今的士大夫,貪名求利,名為請求,實為乞討,他不願做這種事情。

    程氏祖孫三代均為廉吏的故事,告訴我們涵養優良家風的重要性。程頤程顥兄弟,出生在黃陂,日後回到洛陽,著述講學,開創了“洛學”。他們為理學做出的貢獻,不僅是其精深幽微的理論著述,也包括他們的為官處世之道——躬事廉儉,修身正己,仁愛蒼生。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7 15:06:59 146 0 0
  • 中華優秀家風故事|包拯:家門不容貪腐者

    “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這句話乃是北宋名臣包拯的遺訓。大意為訓誡後世子孫,如果為官一定要清廉自守,違者生時要逐出家門,死後不得葬入家族墓地中。如果後世子孫不遵從這條遺訓,那麼就不是我包拯之後!

    與那些篇幅頗有規模的家訓相比,包拯的家訓可謂短之又短,而且只論述了一點——清廉。

    在後世傳說中被神化為“包青天”的包拯,為何只留下如此一句家訓?是否與他所經手的那些貪腐案件有關?還是家風傳承使然?

    舉世皆濁我獨清

    包拯出生那一年,正碰上遼軍大舉南侵。當時北宋第二代帝王宋太宗剛剛去世,繼位的宋真宗還沒怎麼熟悉情況,遼軍趁機來犯,騎兵長驅直入,北方宋軍大多只能退守城中,任其鐵蹄蹂躪大地。

    遼軍兵鋒一度深入山東濟南一帶,離包拯的故鄉廬州並不太遠,如果繼續打下去,那麼包拯有可能小小年紀就夭折於戰火之中,也有可能離鄉背井成為一個流民。

    幸好這場戰爭結束了。包拯五歲時,宋遼締結澶淵之盟,此後一段百年和平降臨。包拯遇上了一個太平時代。

    雖然澶淵之盟的本質就是給人家付錢消災,對於大宋王朝而言,這種方式很有些傷顏面,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宋遼兩國的老百姓確實因此逃過了戰禍之苦。

    太平時代與戰爭年代的區別,太多太多。“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總的來看,當然是太平遠好過戰爭,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這些都是太平年代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凡事有利有弊,封建王朝的太平日子過久了,也會有一些毛病,比如社會風氣會逐漸變得奢靡浪費,官員隊伍的腐敗指數也會有顯著上升。尤其是喜好享樂、手拿高薪的北宋官員,更是很快就變成了遍地的貪官污吏。

    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成長起來的包拯,可以說自小便接觸到了繁華,也看到了繁華之下的污穢。

    包拯的家世還算顯赫,祖上雖然沒有什麼明顯的仕途經歷,但比較有錢,算是中等規模的地主。到父親包令儀時,便開始出入朝中,在多個職位上幹過,其中包括敏感的錢糧財政事宜,為官當是頗為清廉,讓出身大戶人家的包拯並未生來驕矜,而是深受父親的言行熏陶,很小便有了明確的善惡判斷。

    包拯家教也十分優良,在四書五經上的訓練也早就展開,故而天資不錯的包拯得以在二十九歲時便一舉考中進士,還是名列前茅。仕途的第一份官職就是差不多等於六品的縣令,在當時算得上罕見,前途不可估量。但包拯卻因為“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古訓而暫時放棄了這段錦繡前程,回去侍奉他那多病的雙親。由此也可以看出,包拯根本就非貪圖功名利祿之輩。

    這一暫停就是十年。七年之後,父母離世,包拯按禮守孝三年,之後,他再度踏入仕途。

    在這十年時間中,看似遠離仕途的包拯,其實一直在思考自己將來的官要怎麼當,並寫下一首詩來明鑒自己的思考結果,其中便有“毋遺來者羞”一句,意為做官不能留下罵名讓後人蒙羞。已有幾分開篇那句家訓的精神。

    包拯做了差不多二十六年官,地方、中央都幹過,一度還做得頗大,到了副宰相級別。雖然後世各種傳說中,他化身為一個能斷各種疑難案件的神探,但在歷史上,斷案其實並非包拯的主要工作,更多的時候,他是作為一個類似魏徵的諫臣而存在。

    當時北宋皇帝乃是宋仁宗,治國也不能算是無方,各方面都很有成績,從他死後那一長串諡號就看得出來:仁宗體天法道極功全德神文聖武睿哲明孝皇帝——全是好詞兒。在史上,他所在位的時間也被稱為“仁宗盛治”,真是一個太平盛世呢。甚至還有記載稱,這位太平明君的威望讓那遼國皇帝都極為仰慕,聽聞其去世的消息,遼國皇帝痛哭流涕,不僅為其在遙遠的北方修了一個衣冠塚,還遺令後代遼國皇帝都要將這位宋朝皇帝當祖宗一樣供奉……

    但事實上,在這位明君治國期間,北宋官吏隊伍的腐敗問題極其嚴重,最嚴重的問題則是他對嚴重的貪腐問題根本無法解決,乃至索性聽之任之——隨便你們混,反正這是太平盛世,不缺錢讓你們貪。

    太平盛世的富裕能不能填飽天下貪官之胃口?宋仁宗或許覺得沒什麼問題,但有一個人覺得很有問題。這人就是包拯。

    包拯做監察工作時,多次就一些貪腐問題直接向宋仁宗發起建議乃至批評,有時這種批評強烈到了“逆龍鱗”的危險程度。如當時有一個貪官名叫王逵,所到之處不僅橫征暴斂,還用殘酷手段對待起來反抗的百姓,乃至激起了武裝暴動。王逵一調走,當地老百姓就張燈結彩,歡呼送走了瘟神。對此,上級不但不予以查處,反而還讓王逵連連高升,甚至將多個重要官職都弄給他來兼任。

    王逵顯然朝中有人。此前也有人檢舉揭發他,但都是不了了之,到了後來“識趣”的人也學宋仁宗,聽之任之了。包拯對這個土匪一樣的官員連續發起七次控告。之所以次數如此多,就因為那王逵也不知哪裡來的本事,找了一個什麼樣的神秘後臺,每一次被控告後,宋仁宗都是打哈哈了事。實在是糊弄不過去,就草草地撤兩個職了事,不久卻又給他添加上更多的職務。

    按照北宋官場的規矩,如此一個明顯很有來頭的官員,包拯你就不要繼續糾纏下去了。但在包拯看來,正因為你是一個如此有來頭的貪官污吏,我才非要將你告下去。但最終還是沒有告下去,包拯應該灰心了吧?不可能。

    包拯之所以留下那樣一番家訓,就因為他對清廉的看重,讓他不會因為帝王的昏庸而封起自己的嘴,他要盡到他對清廉的那份責任和義務。此後他依舊是本性不改,屢屢向宋仁宗“發難”,甚至有時爭論到君臣二人面紅耳赤,口水都噴了人家一臉。

    在監察工作之外,那些貪官汙吏、達官貴人更是一聽到包拯的名字就渾身不爽。包拯過得清廉儉樸,兩袖清風,行賄送禮通通不管用。對於同僚那些“生財之道”,則是深惡痛絕。須知當時官員貪腐嚴重到了一些壓榨百姓的事情,竟然都變成了一種公開的制度在施行,如名為科配的雜稅,就是地方官員在征收常稅時可以隨意加派,流入自己腰包。包拯不收這種民脂民膏,也容不得那些貪殘官吏收。在成功勸說宋仁宗罷免幾個地區的科配雜稅後,進而要求罷免全國範圍內所有此類貪污項目,引得朝野震動,貪官污吏無不咬牙切齒。

    當這位清正嚴明的官員出任相當於首都市長的權知開封府時,更是以雷厲風行的手段給那些為非作歹的權貴好好地上了一課。天子面前權貴多,開封便是如此,這些人喜歡附庸風雅,便在城內河流上修起不少亭臺樓閣,以在那裡嬉戲打鬧、吟詩作對,結果多到了堵塞河道的程度,一來大雨,河道便形成洪水,禍害極大。

    這些違章建築因為主人的身份高貴,歷任首都市長都很“識趣”。等到不“識趣”的包拯一來,立馬拆了個幹淨。知道這是個連皇帝都敢批的棘手人物,便有權貴想“依法辦事”,拿出地契稱這是朝廷批了的。不拿出來還好,一拿出來就被包拯識破真偽,還進而直接告到了皇帝面前去,嚇得生事者趕緊跑到宮中求饒去了。

    其為官如此,其所經歷的北宋官場又是如此腐敗,也難怪他會在家訓中嚴厲告誡子孫不得違背清廉二字。他擔憂子孫在這種環境下淪為貪官污吏啊!

    子孫代代傳美名

    包拯有子二人,不過長子包繶早逝,繼承者乃是其次子包綬。

    包綬乃是包拯老來得子,包拯去世時,包綬年不過五歲。雖然家中人丁不旺,但包家門戶頗大,按照當時的風俗,過繼一兩個子嗣給包拯不成問題,但事實卻是包拯死後喪事都很清寒,未見有親戚好友前來幫襯的記載。大約與包拯的這些親戚曾經仗著包拯的名頭在家鄉為非作歹,卻被包拯嚴懲有關。看來不僅包拯立下的家訓並未被這些人所接受,甚至連起碼的親人之情都沒留住幾分,真是遺憾。

    但包拯有一個好兒媳。包拯兒媳乃是崔氏人家,在自己的夫君也就是包拯長子早逝後,她並不缺少改嫁的條件和機會,但她似乎不忍見如此一個清廉好官孤獨終老,自願留於包家,更將年幼的包綬視若己出,辛苦撫養,更悉心教導其不能忘了父親的教誨。

    不過包綬並未有饑寒交迫的童年。因為宋仁宗前來吊唁這位老臣之時,發現其雖然位高權重,卻是那樣清貧,留下孤兒寡母,更加顯得可憐,於心不忍之下,便厚賞了許多財物,還直接讓小小年紀的包綬享受他哥哥的官職待遇。

    與同齡人相比,不用考試便能自幼當官的包綬,可算是“官二代”了,但他卻不會長成當時許多腐化墮落的“官二代”那樣,因為他那監護他的嫂母,一直以他父親的精神特別是父親的家訓,在訓誡他、指引他。

    北宋取才,注重科舉,像包綬這般直接繼承而來的官員,其實並不為朝廷所看重,只是在經濟上、名譽上的一種特殊待遇。但包綬得到了父親生前好友、宰相文彥博的幫助。這位文彥博是歷經四朝、為官近五十年的資深朝廷人士,有精深的從政智慧和廣泛的人脈網絡,特別是性情謙和,待人接物很有賢者風範,對於包綬更是指點甚多,是他的一位良師。而成人之後得以出任地方官員的包綬,在真正踏入仕途時,也沒有讓人失望,一到任上,便展現出清廉嚴正的包氏風範,既不會擺“官二代”的架子,也不會對人逢迎,在幹出了一番政績的同時,也為自己博得了一番好聲名。

    在多人推薦之下,包綬又調入朝中為官,經過一段時間考察,再度外放,多有政績,清風所至,無不讚歎這是“名臣之後”!遺憾的是,這位頗有其父之風的好兒子,卻在四十七歲時就匆匆離世,當時他還在赴任的路上。遺物除了朝廷任命的文書和一些書籍外,錢財部分竟然只有四十多枚銅錢!

    當時北宋官員普遍腐化,史稱“廉吏十一,貪吏十九”,也就是十個官員九個貪。連區區一個小縣的縣令,搬家都要大船七八艘裝上金銀財寶。死前掌管一州錢糧事宜的包綬,卻只隨身帶了如此少得可憐的銅錢。

    這樣一位好兒子,死後卻未能歸葬父親身旁。他沒有違背家訓啊!正是因為他嚴格遵循,甚至可以說是發揚光大了包拯的家訓,才窮到死後家人無錢財將其遺體送回故鄉歸葬!直到其子孫長大成人之後,才湊得錢財,將父親葬回故鄉。

    包拯的孫子包永年,也是深得家訓精神的一位好子孫。雖然這位子孫並未做什麼大官,都是縣級左右,但清廉美名卻是廣為人知。由於對地方百姓多有造福,其調任之時,百姓自發起來送行,拉住其車馬,依依不舍,這一幕經典的古代百姓送別好官場景,會發生在他身上,就是因為百姓都覺得此人真不愧是包拯之後:“包公之後,信乎有是賢孫也!”令人歎息的是,這位包家子孫走得也頗早,四十來歲就離世而去,否則以他的才幹和清廉,在北宋政壇當有進一步的發展。

    包永年去世之時,也是極為清貧,史稱“了無遺蓄”,其喪葬事宜,還是親朋好友襄助才得以歸葬。此後,包氏子孫歷代皆有出仕為官者,且世代清廉,一直牢記先祖的遺訓,貪腐二字在這個家族找不到半點生根發芽的空間。延續到今天,這股精神已經化為中華民族廉政文化的一部分,包拯也從一個主管監察的官員,演化為家喻戶曉的正義代表。

      (內容授權節選自《中華優秀家風故事》,中國方正出版社2022年出版)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6 17:31:31 153 0 0
  • 求封薄田:自力更生

    孫叔敖是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輔助楚莊王成就霸業,雖貴為令尹,卻輕車簡從,吃穿簡樸,妻兒不衣帛,連馬都不食粟,不置家產,是古代為官清正廉潔的典範。

    公元前594年,孫叔敖患疽病,自知不久於人世,把兒子叫到床前,告誡兒子說:“莊王多次都要封賜我,給我一個好的地方,我都沒接受。假如我一死,莊王一定會封賜你。你一定要記住:好的地方你一定不要接受;要的話,就要寢丘那個地方的薄田吧!”孫叔敖說的寢丘這個地方地處楚國和越國交界處,土地荒涼貧瘠,地方遙遠偏僻,名字叫得也不好聽,是個沒人要的地方。

    果然孫叔敖一死,楚莊王鑒於他生前的功績執意要把要把臨近都城的一塊肥美之地封賜給孫叔敖的兒子。孫叔敖兒子按父親的旨意再三婉言拒絕,執意請求受賜寢丘。莊王和其他人都很困惑:孫叔敖那麼聰明,可兒子怎麼這麼傻呢?寢丘那是個沒人要的地方啊!由於孫叔敖兒子的執意,楚王只好把寢丘封賜給了他。

    多年之後,那些在都城附近受封賜的土地都沒保住,不是被新的寵臣霸占,就是被而後的楚君收回,有的還成了他國與楚國相爭的戰場。只有孫叔敖的子子孫孫,一直保有著寢丘的薄田。雖說這塊土地賦稅微薄,但卻一直能享有。這下,兒子才明白了孫叔敖的一片苦心:好東西搶的人多,反而不容易守住。寢丘是薄田,土地貧瘠,覬覦的人少,才能長期擁有。這正是他深謀遠慮的過人之處。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6 15:43:33 166 0 0
  • 司馬光家風:以儉為美(家風家訓)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周公的《誡伯約書》、三國諸葛亮的《誡子書》,到北宋司馬光的《訓儉示康》、清代朱柏廬的《朱子家訓》,歷代家訓中體現的核心思想之一即“儉”。對節儉的崇尚,首推司馬光家族,其祖孫三代皆以儉為美,並將節儉作為家風世代傳承。

    司馬光是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陝州夏縣(今屬山西)涑水鄉人。他官至宰相,一生克勤克儉,廉潔奉公。司馬光清廉品德的養成,源於父親司馬池的言傳身教。司馬池為官清正,生活樸素,日常飲食粗茶淡飯,即便招待客人也絕不奢華,只用梨、棗、柿之類的山果和肉幹、肉醬、菜湯等,並教導子侄崇儉抑奢。

    司馬光從小不喜歡金銀華服,“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身居高位後,依舊“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純有帛”,認為“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即可,“勿求多餘”。《宋史》評價司馬光“於物澹然無所好,於學無所不通”,“惡衣菲食以終其身”。

    北宋中期,奢靡之風漸起,時人競相講排場比闊氣,“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熟悉歷史的司馬光對這種社會風氣深感憂慮,寫家書教導後輩力誡奢靡,謹身節用,避免不良社會風氣侵蝕。司馬光在《訓儉示康》中訓導其子司馬康要學習春秋季文子、宋代張知白的節儉之道,要以西晉何曾、石崇因奢侈而敗家喪身的教訓為戒,牢記“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僅自身當厲行節儉,還應將這種家風傳承給後人。他在《訓子孫》中指出“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則寡欲”,對於物質不要追求過多,否則會成為牽累,甚至招致禍患。在《溫公家範》中,司馬光告誡天下的父母,給子孫留過多財產並不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是要教會子孫“以德以禮”,“以廉以儉”,廉潔儉樸的優良品德才是留給後人最寶貴的遺產。

    在司馬光的教育下,司馬康養成了清白高潔的品性。《宋史》記載他“為人廉潔,口不言財”,“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儉約修身的家訓代代相傳,直至今日,司馬家族後人仍恪守《訓儉示康》的教誨,涵養良好家風。



    文章|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屬非營利性,若收錄文章侵犯到您的權益,可聯係進行處理。


    本網站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九條通官方 2023-06-26 15:15:28 179 0 0
祭祖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