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宣導者,創立了《五權憲法》。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於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 孫中山原在香港學醫,並成為西醫醫師。孫中山目睹中華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險,决定拋弃“醫人生涯”,進行“醫國事業”。孫中山早期受鄭觀應的改良思想影響,後看清了清政府的腐敗,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國。

  1894年11月24日,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宣統三年)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暗中聯絡,决定當天晚上起義。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孫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臺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

我的揹包
關閉